2020新年伊始,又逢農歷己亥豬年歲尾,各企業都忙著進行年度工作總結、布局新一年的發展方向。
面對越來越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和不斷增長的業務需求,正處于發展期的中小企業生存壓力與日俱增。
1.經營成本越來越高
原材料成本、人工成本、廣告成本不斷增長,已經占據企業經營成本的80%以上。
2.產品同質化嚴重
在如今的市場競爭中,一旦你有一款產品熱賣,過不了多久你的競爭對手也開始賣起了相似款。靠打價格戰爭取市場份額,大部分企業都無利可尋,也不利于塑造品牌形象。
3.轉型陣痛凸顯的壓力和挑戰
互聯網是機遇也是挑戰。互聯網商業模式逐漸影響人們了生活消費習慣,讓本來利潤微薄的傳統行業更加舉步維艱。不少中小企業想積極擁抱互聯網,可面對著縱橫交錯的轉型之路又產生了迷茫,不知道該如何選擇。
未來不可怕,可怕的是在未來企業仍然沿用傳統的商業模式和管理手段經營發展。守舊而不思變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最大障礙,這會使其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。新的一年,轉型壓力下的中小企業該如何生存?
1.轉變思想,不要恐懼“互聯網”
很多中小型傳統企業老板對互聯網不甚了解,對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云計算這些概念會因為不熟悉而恐慌,怕由于缺少專業知識和人才一不留神掉進互聯網的“坑”里。
在“互聯網+”的趨勢下,企業數字化升級轉型是中小傳統企業的必經之路。企業主的思想和格局關系著企業的發展方向,而互聯網+作為一項必須自上而下的工程,傳統企業轉型基本上等于傳統企業主的轉型,所以各企業主不要過度恐慌,也不要死守過去的經驗主義,放平心態重新審視互聯網。
中小企業運營成本有限,在聘請專業互聯網人才資金不足的情況下,企業主可以嘗試借助外力,采取與互聯網服務公司合作的方式嘗試“觸網”。先從有迫切需求的項目或領域入手,從簡單易行的方案開始,比如PC端、手機端網站、小程序、微信公眾號等,逐步搭建互聯網運營體系,在固有的商業模式上小而穩地進行轉型升級。
2.起步晚不可怕,穩步發展才是關鍵
不要與其他企業互聯網化程度攀比而自亂陣腳。企業在謀劃布局時一定要結合企業自身發展情況,在已有的產品、渠道、資源等基礎上逐步拓展、提高,想用一口吃個胖子的方法后來者居上是不可取的。特別是企業轉型初期,就像正在拐彎的汽車,放緩腳步穩扎穩打才能走得長遠。
3.不要被消極信息嚇得慌了手腳
互聯網飛速發展下,經常會聽到“流量紅利消失數字營銷何去何從”這種信息,不少中小企業主互聯網轉型之路還沒走多遠就被嚇住了。雖然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對企業經濟會有影響,但因此而束手束腳更容易失去市場競爭力。
雖然市場經濟逐步從增量階段進入存量階段,但變化是漸進的,中小企業有足夠的時間加以應對,比如提升產品品質,拓展營銷渠道,建立人才儲備,完善管理體系等。同時,學習“賦能思維”借力發展,實現互補共贏。
4.不要盲目投資
有的企業主轉型心切,面對夸的天花亂墜的項目很容沖動投資。很多人都會產生“別人碗里的飯香”的心理,一時熱血上頭就覺得只要自己投資花錢就能得到高額回報。
實際上,互聯網飛速發展下滋生了一部分想撈一筆就跑的不靠譜互聯網公司,他們往往夸大項目效果,鼓吹各種五花八門的互聯網新技術、新模式,不顧中小企業真實的需求推銷企業并不適用的互聯網產品。
真正了解企業的是企業主自身,企業主一定要勇于戳破自己想象中描繪的美好藍圖,看破別人口中提出各種偽概念的泡沫,不要盲目投資。
5.品效合一擺脫同質化
對于中小企業來說,由于缺乏足夠的生產資料和生產成本,往往面臨著同質化嚴重的問題。你賣的產品別人也賣,客戶的選擇范圍廣自然就很難建立起忠誠度。
同質化的問題不僅在于產品上,也在于渠道上。中小企業的銷售渠道,大多為傳統的線下拜訪,精準客戶少,成單率不高也不夠穩定。
互聯網時代為中小企業渠道拓展提供了新的思路。搭建官網、微信公眾號、小程序等線上平臺不僅拓寬了銷售渠道實現精準營銷,也是品牌宣傳的良好途徑。企業通過完善線上平臺信息建立起獨一無二的品牌形象,將品牌優勢轉化購買優勢,從而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。
6.逐步培養互聯網人才
大多數中小企業由于傳統運作模式,互聯網人才稀缺,轉型初期可以與互聯網服務公司合作彌補自身短板。可是從長遠發展來看,中小企業短時間內雖然不能構建完整的團隊體系,但也需要逐步培養互聯人才,企業管理和營銷負責人一定要具備互聯網思維這是最基礎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