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,用戶的消費習性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,網絡營銷浪潮滾滾來襲,各大電商巨頭也都積極探索線上線下的邊界,孵化出互相引流、全渠道融合的新零售模式。這就倒逼著傳統企業要么走上互聯網轉型之路,要么被用戶摒棄,淹沒在市場洪流之中。
但中小企業加入互聯網轉型大軍時,往往都是錢也花了,平臺也建了,推廣也做了,萬事俱備了,就是沒效果。
營銷未動,品牌先行。
確立企業自身的品牌定位,是品牌營銷中非常重要的基礎環節。
華為有一條廣告標語這樣寫:“不在非戰略機會點上消耗戰略競爭力量”。這就是說,企業在品牌定位上要有的放矢,精準營銷。
一、明確“我是誰”
多數中小企業為了增加銷售機會,總是多業務多產品同步開展,在面向消費者介紹品牌時一股腦兒的都介紹一遍。這是很致命的做法,往往會使消費者抓不住企業的核心業務是什么,留下一種什么都有,什么都不精的印象。
二、明確“目標客戶是誰”
以市值超越百度,成為中國第五大互聯網上市公司的拼多多為例來看,市場下沉三四線,精準的用戶定位是它最成功的判斷。
三、找出“我的優勢”
品牌同質化嚴重,無創新,就難以在同行品牌中脫穎而出。企業在進行品牌策略規劃時,要找出什么是客戶需要,且同行沒有的優勢點。
在明確企業品牌定位之后,接下來就要營銷推廣了。
現在的網絡營銷已經不是建個網站萬事大吉的情況了,網站沒流量那就是毫無價值。企業在搭建平臺的時候要考慮用戶能搜索到這個平臺嗎?怎么搜索到?找到后如何戳中用戶的痛點從而促進轉化?
但通常情況下,進行互聯網轉型的中小企業基本是什么火就去干什么,建網站,建小程序,開公眾號,玩抖音。每天精疲力盡,效果仍然不盡人意,平臺流量不大,網站轉換率更是少。
出現這種情況,一般都是剛步入互聯網轉型的中小企業缺乏一定的互聯網思維。在互聯網+經濟下,互聯網思維和產品觀都是企業應具備的基本素養。
另一個阻礙中小型傳統企業實現互聯網轉型的因素是,在實操過程中,缺少合適的人才。中小型企業想要組建自己的網絡營銷團隊,人工成本太大,耗費時間長,呈現的效果無法保證。如果找不到優秀的人才,更是增加了企業的試錯和時間成本。與其這樣,不如找一個專業外包團隊。一家實力強、服務專業的網絡營銷團隊能將企業的成本風險降到最低。
興田科技有著一套完善的“網銷快車”——品牌推廣系統,從市場調研、品牌戰略分析、品牌定位規劃、品牌文化提煉四個層面進行整合,打造更容易被認知的品牌理念和品牌推廣方案。
同時,根據企業的產品特性和需求,分成兩步走:首先建立營銷型網站,完善網銷平臺;其次通過SEO優化+SEM競價,獲取更多網絡流量和品牌曝光機會。將企業的“技術、團隊、產品、服務”等優勢轉化為“品牌優勢”和“市場優勢”。 助力中小企業抓住互聯網時代的流量福利,獲取更多精準客戶,轉化更多訂單。